详细内容 |
回忆我的祖母(连载四)食堂惊魂
我们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食堂打饭吃,有时我放学后直接去食堂,因为奶奶已经将打饭用的饭盒放在食堂里了,奶奶事先了解食堂今天都有那么菜,并和食堂的厨师打好招呼,要那些菜,厨师做菜以后,就给我们留。 我奶奶在大院里年纪比较大,大家也很尊重她,特别是食堂的几位大厨,只要奶奶去和他们说,他们还是能关照的,说关照其实也就是一小碟肉饼,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京冬菜蒸肉饼,极为好吃。现在想想奶奶常常要一碟肉饼,也就是给我残疾的弟弟吃的,厨师也一定知道这事,所以也都给我们特殊照顾。 由于经常去食堂,所以和几位厨师都很熟悉了。记得他们是文伯、刘叔和李福叔。文伯胖乎乎的,对人很和气,总是笑眯眯的,我印象中他是掌勺的大厨。刘叔也很和蔼,人比较瘦,他好像是管蒸笼的,总见他忙于蒸饭蒸菜。再就是李福叔,他和我们同住一个院子,是个很有趣的人,也有许多好玩的故事。可他有时说话我听不懂,听人说,他是广东那边的人。我不知道他在厨房具体做什么的,但经常看见他在劈柴,他劈柴时嘴里有时会念念有词地唱着:“劈柴、劈柴、劈柴腰子痛,姆劈姆劈姆劈肚又空。” 劈柴累了,他到附近的墙砖洞穴里,勾出几个烟头,揉出烟丝重新卷起就使劲地吸了起来。在食堂周围的墙缝里,都藏有他吸过的烟头,每次他吸完了,将烟头往墙缝隙里塞,把这当他的香烟蓄存室了。 六十年代初我们的生活过得很不好,物质很不丰富,除了困难时期,没有东西吃之外,一直到文革时,物质供应极为贫乏。下面要讲的故事,也许小字辈们不会相信了。李叔的家庭比较困难,李嫂在文革前好像是没有固定工作,平时李嫂在文化宫门口保管单车,家庭收入低。有几个非常淘气的男孩。四兄弟的名字:社坚、社强,社会、社刚。将名字联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坚强、刚强!呵呵,够潮吧。 李叔平时喜欢喝点小酒,没有下酒菜,他就发明油炒鹅卵石。他拿小鹅卵石清洗后,放点油盐,爆炒成一碟。喝一口小酒,就含一颗卵石,味道好极了,还不花什么成本。也许你不相信吧! 大概是一九六七年的夏季,那正是文革时期,南宁朝阳广场在开大会,我没有参加开会的资格,就提前放学回家。我看见距离开饭时间还早,就到食堂等着打饭,在厨房里看文伯他们做菜,文伯在切菜,刘叔做肉饼,刘叔今天又在蒸我最喜欢吃的京冬菜肉饼。我喜欢看着他们做菜,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近厨就有吃,经常可以和大厨师们分享到一些好吃的东东。 就在这时刻,只听与外面相通的一扇侧门啪啪作响,一阵急促的打门声。忽然哗啦,门被砸破了。我们透过窗口看见一群人,口里喊着要打倒XX,头戴盔帽、手拿长矛冲了起来。这时文伯一把将我拖出了厨房,我们俩往食堂外跑,身后就响着锅碗被砸的声音。我们跑到食堂旁边的一排洗澡房,文伯推开洗澡间,我们俩缩进洗澡间躲藏了起来。 我们从门缝中看见这些小将们冲进来后,用长矛砸碎玻璃窗,和向院子投石块。一会院子里的占领者,进行反击,双方在食堂那里激战,不时有人跑到我们旁边,洗脸间的大半截门很不牢固,文伯将我拦在后面,用手护着我,我们俩都在发抖。 两边你来我往地激战许久,等外面没有什么声音了,我们才慢慢地伸头出来张望,不敢冒险出去。不一会我听见奶奶在叫喊我,这时我和文伯才出来。只见我奶奶在食堂边找我,当奶奶看见我和文伯一起从洗脸间出来,就问我有没有被打伤。看见我没事她就和文伯进食堂,看见厨房一片狼藉,蒸笼被打翻了,满地香喷喷的饭菜,太可惜了。 文伯和刘叔、李叔他们在清理厨房,将还能吃的饭菜重新装起来。此时已经到中午了,要做好这一餐饭,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,也许占据我们大院的“战士们”,今天要被饿肚子了。 奶奶从被打翻的碗柜下,找到了我们存放在那的饭盒,带着我离开了食堂,饭菜都没有了,她回去还得重新做饭。 |
|
|
|
新闻中心 |
|
快餐系列 |
|
 |
电话:13862042254 电话:0512-66011030 传真:0512-66011030 联系人:李先生 苏州总公司:苏州市尧南路7号 邮箱:wskuaican@163.com |
|
|